https://it.trip.com/moments/detail/xuzhou-230-129760793
JEMMA BENNETTStati Uniti d'America

穿越時空的皇家印記

一、引言: 乾隆行宮,作為清代帝王南巡駐蹕的重要場所,不僅是皇家權力的象徵,更是江南園林藝術與歷史文化的交匯點。在中國多地,如徐州、宿遷皂河等地,均留有乾隆行宮遺址,其中徐州雲龍山行宮與宿遷皂河龍王廟行宮最具代表性。前者以園林景致與皇家氣韻聞名,後者則以北方宮式建築的恢弘規模獨樹一幟。本文將以徐州雲龍山乾隆行宮為核心,結合宿遷皂河行宮的特色,帶領讀者開啟一場穿越時空的皇家文化之旅。 二、歷史脈絡:帝王南巡與行宮緣起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的故事廣為流傳,而他與徐州的淵源尤為深厚。四次南巡中,乾隆三次選擇下榻徐州雲龍山行宮,足見其對此地的偏愛。這座行宮始建於乾隆二十二年(1757年),原為禹王廟改建,選址雲龍山北麓,背靠青山,俯瞰古城。乾隆駐蹕於此,不僅因山水秀美,更因徐州是治理黃河水患的關鍵之地。他多次親臨視察河防,減免賦稅,留下了「名園依綠水,野竹上青霄」的詩句,將政治功績與自然景致融為一體。 宿遷皂河行宮(敕建安瀾龍王廟)則始建於順治年間,歷經康雍乾三朝擴建,佔地36畝,是全國規模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乾隆行宮。乾隆六下江南,五次駐蹕於此,其建築群三院九進,融合祭祀與居住功能,彰顯帝王對水利與民生的重視。 三、建築與園林:皇家氣韻與江南靈秀 1. 徐州雲龍山行宮:詩畫交融的江南園林 行宮現存大殿、碑園、古鐘等遺跡,紅牆褐瓦與蒼松翠柏相映成趣。園林佈局以曲徑迴廊串聯,假山亭台錯落,水石相映成趣,盡顯江南園林的細膩婉約。大殿前的御製碑刻有乾隆親筆詩文,見證帝王文治武功。碑園內陳列唐宋名家法帖刻石近百方,漫步其間,彷彿置身書法藝術的長廊。 2. 宿遷皂河行宮:北方宮式建築的典範 皂河行宮以龍王殿為核心,御碑亭、古戲樓、寢宮依次分佈,建築群莊重肅穆。禹王殿高20米,是行宮最高建築,乾隆曾在此夜宿。其彩繪以龍鳳、牡丹為主題,簷角飛翹,立柱粗壯,展現北方宮式建築的雄渾大氣。 四、文化體驗:歷史與當下的對話 1. 文物與展覽:觸摸歷史的溫度 徐州行宮與博物館相鄰,館內藏有金縷玉衣、漢代玉器等鎮館之寶,並設「乾隆與徐州」專題展,透過雕塑與圖文還原帝王理政場景。宿遷行宮的御碑亭則刻錄康雍乾三帝治水功績,字跡飄逸如歷史長卷。 2. 文創與美食:傳統美學的現代演繹 徐州行宮近年打造文創街區,推出乾隆主題茶飲與糕點。遊客可品「奉天茶韻」同款奶茶,購非遺手作,感受「乾清生活」美學。宿遷行宮周邊則有京西豆腐、烤全羊等特色美食,將味蕾之旅融入文化探索。 3. 沉浸式活動:穿越百年的儀式感 兩處行宮定期舉辦宮廷祭祀、古裝遊園等活動。徐州行宮的碑園常設非遺表演,宿遷行宮則在古戲樓重現帝王觀戲場景,遊客可身着清裝,體驗皇家禮儀。 五、遊玩攻略:實用資訊與深度貼士 1. 徐州雲龍山行宮 - 地址:徐州市雲龍區和平路101號(毗鄰徐州博物館)。 - 開放時間:週二至週日9:00-17:00,免費開放。 - 交通:地鐵2號線至師大雲龍校區站,步行400米;公交至中醫院站或師大北門站。 - 必打卡點:御製碑、幽冥鐘、江南園林、文創街區。 2. 深度體驗建議 - 攝影愛好者:徐州行宮紅牆綠樹適合古風攝影,宿遷行宮建築群宜捕捉光影層次。 - 歷史愛好者:結合徐州博物館與宿遷水利遺址,串聯兩漢文化與清代治水史。 - 親子遊客:徐州館內互動區可試穿盔甲,宿遷周邊可泛舟駱馬湖。 六、結語:行宮之旅的文化啟示 乾隆行宮不僅是帝王南巡的驛站,更是中國古代政治、建築與藝術的縮影。徐州行宮以小見大,展現帝王心繫民生的另一面;宿遷行宮則以宏大規模詮釋皇家威儀。兩處遺址跨越時空,共同訴說着盛世風華與歷史滄桑。今日的我們,漫步其間,既可賞園林之美,亦可悟文明之脈,在古今對話中,尋得一份文化歸屬與精神滋養。 乾隆行宮(和平路)
Data di pubblicazione: 2 mar 2025
Invia
0
Menzionato in questo Momento
Attraction

Qianlong Palace (Heping Road)

4.7/53 recensioni
Xuzhou
Vedi
Mostra di più